close

其實除了北菓樓的泡芙,我還吃了剛剛烤出來的海苔米菓,醬油的味道好香喔~



熱呼呼的呦~好想再吃喔,可是,我相信後面還有好吃的在等我,所以忍住了。>_< 商店街上還有賣烤魷魚的店,買了~還有那種加了麵粉然後把螃蟹、蝦子整隻一起壓扁的那種脆餅,厚厚厚,滿滿的海鮮味凍未條。



泡芙也讓人很受不了啊~其實平常沒那麼愛吃甜食的,可是看起來這麼好吃,一直從玻璃櫃裡發出,吃我吃我的呼喚,所以就.......



沿路吃吃喝喝,走到了堺町通商店街尾,這裡被稱作「童話十字路口」,這區有幾棟老房子都是音樂盒相關的商店。光是這個十字路口,就不知道有幾團的陸客,現場非常吵雜。在音樂館本館前聚集著等待的人們,因為準點的時候,前面的鐘有亮點!(小樽オルゴル堂本館)



不過,因為這個「音樂蒸汽鐘」(1977年製)亮點,讓想要拍照的時機有點難掌控,因為旅客不停輪番上去拍照,幾乎找不到空檔,團客真的很可怕。不過也因為這樣,我才注意到等下會有好戲看,這也算是另一種的「意外收穫」?來了來了,報時的鐘除了鐘聲以外,還會噴出蒸氣。



等唱完了歌,人群散去了,終於可以來張獨照。就想要仔細看說明牌的時間都沒有,因為旁邊還是有很多等著跟鐘合照的遊客。



對面樓的鐘樓上也有唱歌的鐘,像音樂盒一樣發出有旋律的音樂,有點適合用來做學校鐘聲。

 

小樽音樂盒堂也接受音樂盒訂製,可以提出想使用的音樂,選擇音樂盒的外殼,經過專業編曲、製作音樂盒之後,還可以配送到海外,當然價格也不斐。如果要當作家傳寶物,或者送給重要的人的紀念品,倒是可以考慮,相信會是非常能傳遞心意的禮物。當然,音樂盒館也有體驗活動,可以嘗試自己製作音樂盒。

小樽音樂盒堂官方網站:http://www.otaru-orgel.co.jp

斜對面的音樂盒博物館(小樽オルゴル堂二号館)裡面,團客明顯少得多,明明這才是寶庫的說。博物館裡陳列各式各樣的骨董音樂盒,還有現場導覽跟現場演奏。由導覽人員一邊介紹,一邊操作古老的音樂盒。

 

一搖搖手把,不但流瀉出叮叮噹噹的樂音,裡面的人偶跟小動物也會一起動起來,精湛的工藝技術實在太美妙了。正在說的是這位正要喝下午茶的先生,打開櫥櫃正要拿裡面的杯子出來,下面的小老鼠正把紅紅的蘋果給偷走的小劇場。(其實這個鐘有個可怕的部分,其實是有點獵奇......)



在博物館裡的骨董音樂盒搖了搖,就會自動演奏出清亮的樂曲,當然要把古董搬回家是不可能的(也許鴻海可以),不過骨董音樂盒演奏曲的CD就帶得走了。當然除了小劇場以外,還有另一場重頭戲,博物館裡的自動風琴!演奏時間會印在節目表上,如果可以事先知道的話,就能在剛好的時間來聽。這天真的很幸運,不但有聽到解說跟示範,還看到操作自動風琴的現場。



工作人員把紙樂譜放進風琴的神祕窗口,然後不知道還做了甚麼,然後風琴就嘩拉拉拉拉發出嗚夫嗚夫的樂音了。 走近一看,那個神祕的窗口裡的管子,跟音樂盒裡的銅管很相似。實在是太有趣了~

據官網上寫著,11點、12點、2點、3點跟4點整,都會有15分鐘的風琴演奏。



聽完了音樂,有感覺變得比較有氣質了,來優雅地看看隔壁有甚麼。門口的「銀之鐘」有點寂寞地躲在角落,跟對面人氣高漲的音樂鐘相較之下,實在很落魄。



位於童話十字口街角的銀之鐘咖啡館,其實是進去問路順便「借用」洗手間的,可是我有買這裡的布丁喔~所以,大膽的借用一下(掩面)。一開始要問路的時候(誤),是要買布丁的時候,正好遇到人間小劇場。

店員遇到有點盧的遊客,華人遊客(我沒說是哪一國的喔,也不想知道)硬是用中文跟只會說日文的店員說,要店員多給一些小袋子,雖然遊客阿姨們只買了一盒蛋糕,而且已經有一個大袋子裝著蛋糕了,所以店員很不解。趨前一問,阿姨們要小袋子裝零錢,因為她說日幣零錢太多了,要用小紙袋來分裝。溝通之後,店員給了阿姨們幾個小袋子。阿姨對我說,唉呦你會說日文那就方便多了,開心拿了紙袋走人,店員像是鬆了一大口氣。



終於到了我問路的時候,熱心帶著我走出店門,指著左邊往上的坡道,說我要去的神宮 就在上面,非常熱情。幸好我的破日文還能幫到人,所以,平常用動畫練功還是有點用的。十字街口的廣場讓人整個很想賴著不走,坐一下看著人來人往,揣測每個人的來歷,搭配內心的腦補OS也是一種樂趣。



既然看完的人潮聚集的聖地,就要開始前往人跡罕至的地區,有廟就拜的我沿著上坡路,開始去找神社的位置。說真的從這邊走過去真是失策,向左向右的,有點不牢靠的方向感(終於承認我路癡),開始小迷路。所幸,我的運氣不錯,迷迷糊糊還是找到神社了。

但是,白癡的我看到陡峭的階梯,硬是給他爬上去了,讓我永生難忘,那個坡度應該有45度?而且好多階,梯面又很短,上面還長了雜草,心想這真的沒問題嗎?怎麼看起來沒甚麼人在走的樣子?心中充滿疑惑。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男人坂,一般大家都是走坡度和緩的坡道,稱作婦人坂,是相對於男人坂的用語,我看就連男人都不走男人坂了啦~(雙腳發抖)婦人坂就在神社另一邊的出口......如果從另一邊的商店街走過來,就會直接上婦人坂,知道的太遲了。(跪地)這段急降(生)梯,當地稱作外人坂,總共123階。會被稱作外人坂,是因為路旁的人家住的是外國人,難怪......

關於住在坂道旁的外國人,在小樽市政府網站上,記錄著這一家外國人的故事。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當時德國人從日本進口橡木,橡木對於德國人而言是珍貴的木材,用來做成家具,因此德國的貿易公司在小樽開分公司。大正2年(應該是1913年),時值18歲的德國年輕人Karl Koff來到小樽這家貿易公司工作,便在此娶妻生子,一家人住在水天宮旁的坂道邊。

Karl Koff育有一男一女,算算現在應該也成為爺爺奶奶了。當時的小女兒因為很得當地人的喜愛,還被取了個日本名字「菊」。Koff先生為了教育,把孩子送回德國,沒想到後來發生了二次大戰,使得一家人分隔兩地,11年後才得以再度相聚。然而,Koff先生決定中止在小樽的事業回到德國去,離去時當時的壽原市長還舉辦盛大的歡送會。

結婚後的菊小姐,帶著自己的孩子回到小樽,與雙親和哥哥在小樽成長的時光是人生中最幸福的回憶。當菊小姐重遊故鄉,自然也受到盛大的歡迎,後來菊小姐在德國創立Freiburg德日文化協會,從事德日交流活動。

坂道邊有一兩棟木造的房子,印象中有紅色的屋頂,但是雜草叢生,看起來很久沒有住人了,有點淒涼。知道了曾經住在那房子裡人們的故事以後,怎麼覺得有些感概呢......也讓我想起了灣生爺爺奶奶的故事......

小樽市政府網站:
コッフさんと外人坂 前編:https://www.city.otaru.lg.jp/simin/koho/sakamati/1402.html
コッフさんと外人坂 後編:https://www.city.otaru.lg.jp/simin/koho/sakamati/1403.html
德國Freiburg德日文化協會網站:http://www.djk-freiburg.org/cms

從高處往下看,原本應該一覽無遺的港灣市容,在視線的終點經然矗立著一棟大樓,這的不是有點而已,而是相當的煞風景。



雖然爬這麼陡的階梯很累,但是也看到了從婦人坂絕對看不到的風景,旅行也是一種緣份。站在階梯上俯視山下的港灣,沒想到我也看到了Koff一家人從經看過的相似風景,想像著過去Koff先生每天每天看著進出港口的姿態。(當然,當時並沒有那棟大樓。)



神宮旁的樹好像也是櫻花木,2016年版的導覽地圖上放了櫻花盛開下的神宮照片,應該不會錯。不過,在綠意盎然的夏天實在難以想像櫻花的勝景。我應該是累了,每張照片都是歪的。



水天宮供俸的是彌津波能賣神、保食神、依邪那岐神、依邪那美神。每年6月14日起三天,會舉辦例行性的小樽三大祭,好像會很熱鬧喔~

反正我這次到日本,每次去神社、神宮都是去看關門,剛好都是神明下班時間,大門深鎖。左邊的哞形狛犬(石獅)



右邊的阿形狛犬。



這裡的好處是,沒有遊客,連貓影子都沒有。可是有個上班族坐在石椅子上休息,看到我來了,就快速離開。我又不是來監督你翹班的,逃的也太快。結果我在地上撿到了印章,不知道是誰的,現在想想該不會是那個上班族吧?就把印章放在神社旁的事務所門口了,雖然留下紙條,後來不知道有沒有被發現,失主不知道有沒有來找回去,這又是只有神知道的結局了。

總之,千辛萬苦爬上來的代價就是,安靜的風景啊~(風吹好涼)



才說到安靜,港口就傳來重型機車飆車的風管噪音......



因為我老是去鑽人家的後巷,所以也會看到當地人日常的一面,坐在神社的椅子上,剛好看到技術人員正在爬電線桿。現場看比照片上看到的,居高臨下令人害怕,這麼高也要爬上去,只因為這是工作的一部分。內心的小宇宙:呼嘯而過的飆仔<玩樂中的我<工作中的大叔,故,大叔勝。



在神社裡面繞的一圈。後面有迷你的稻荷神社,怎麼感覺除了櫻花季,大家平常不怎麼整理的樣子,這樣神明會不會寂寞?



從婦人坂下來,再往下就連接到另一條平行的商店街了。回到熱鬧的街道,總覺得跟在神宮感受到的清靜氣氛很不一樣。趁著天還亮著,趕回飯店去,晚上準備要去看夜景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日本 北海道 小樽
    全站熱搜

    phoebus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