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來從沒想過要去冰天雪地的地方旅行,一來是得穿得厚重、二來行李多,在寒冷的雪地裡走路,光想像就冷得發抖。無奈認識了北海道人,不停鼓吹我,要來冬天的北海道體驗一下啊~不會很冷啦~有暖氣啊~又看到朋友po了夜間滑雪、玩滑雪板玩得很開心的照片,在農曆年除夕前就真的拉了裝滿厚衣物的行李箱,飛向冰雪中的大地。

搭了廉價航空從高雄飛成田機場,從成田機長飛札幌,再從札幌飛網走,像跳棋一樣,降落在黑夜飄雪的北海道北方。急急忙忙的,連網走的女滿別機場的模樣都沒看清楚,就趕緊排隊等著搭接駁車。路邊的積雪被鏟成一道矮牆,雙眼所及的東西都跟冰塊一樣。看到這麼多雪的興奮感,大概只持續了5分鐘。

冰凍的路面濕滑,黝黑的夜空飄著細碎的雪花。在室外沒有帶著手套的話,雙手很快就會被凍得疼痛起來。不靈活的手腳努力把行李箱放進巴士,就趕緊躲進車裡。進了巴士又得脫下手套、毛帽、外套,車裡的暖氣很快會讓身體熱起來,熱到讓人發暈。

大約30分鐘就到了飯店所在地的網走車站,拖著行李走在被踏得密實的雪地上。結冰的部分非常濕滑,初次走在這樣的地面,深怕跌個狗吃屎,只好一小步一小步小心翼翼地走著。幸好旅館就在對街,一下子就處理好check in。訂房時雖然是不含餐,沒想到竟然還是提供了一份咖哩餐,就像天下掉下來的禮物。房間在走廊的盡頭,盡頭有小陽台,從門窗看出去,雪花翩翩在路燈的光裡閃閃發亮。

飯店早餐的餐廳就在一樓大廳,大片的落地玻璃窗看出去就是堆滿雪的街道,面對玻璃窗有一排吧檯,單。獨的旅客通常是出差的上班族,幾乎都會坐在吧檯邊上用餐,但是陽光會直射進來,說真的有點熱。早餐很簡單,白飯、海苔、醬菜、吐司......不用出去外面覓食,讓我非常感激。我看外面的行人沒有一個穿著雪衣或羽絨衣,鞋子也不是雪靴,這就是分辨本地人跟外地人最快的方式。

選擇網走是這次旅行開端的理由是,要等著看鄂霍次克流冰。接著打算從網走搭火車到釧路,再到札幌,接著回台灣。出國前先在網站上預約了流冰船,流冰來訪的時間預測是1月份下旬,到達網走的第三天就會去搭流冰船了,首先就到網走有名的監獄博物館參觀。下次如果再去,不會趕飛機了,大概會先到札幌或旭川休息,北到稚內,再去紋別,一樣可以搭船看流冰。

網走市位於北海道的東北部,「網走」 (あばしり)來自於原住民愛奴族的語言,有幾個不同的意思,大概是「我們所發現的土地」或者「入口的土地」、「祭壇之島」。北海道的發展與愛奴族的原住民文化有密切的關係,地名的演譯大概就是較為明顯的表現。實際上,我們也有許多地名源自於原住民的語言,甚至有學者說,我們說不定有超過一半人有平埔族的血統。

話說回來,監獄博物館最讓我念茲在茲的,是想吃一頓「牢飯」。博物館的餐廳設計了監獄裡的伙食套餐,讓我非常想試試看,雖然從照片上看起來,是很普通的定食,但是都到了這裡,不吃多可惜啊~滿懷希望的我,從火車站前搭上公車直達有名的「網走監獄博物館」,路程只需要10分鐘。



網走公車推出觀光路線的1日遊(めぐりバス)特惠,大人800円,小孩400円,固定巡迴在幾個觀光景點,需要注意的是有兩種路線。
路線一:網走巴士終點站→網走火車站→刑務所前→博物館網走監獄→天都山流冰館→北方民族博物館(反方向繞行回巴士終點站)
路線二:流冰碎冰船乘船場→網走巴士終點站→貝塚館→網走火車站→刑務所→博物館網走監獄→天都山流冰館→北方民族博物館(反方向繞行回乘船場)
冬季跟夏季的路線不完全相同,夏天增加了滑雪場的花卉展。2017年冬天的車票包含流冰館霜淇淋折價、博物館網走監獄入館票價折價、北民族博物館票價折價。如果當天行程要跑兩個景點,使用一日觀光特惠車票比較划算。
網走市觀光協會的網頁上放了時刻表,要注意的是,不同時節,各站的乘車時間不同:
http://www.abakanko.jp/news/event/kankoushisetsumeguribus.html

有在注意日本新聞的人,應該會看到奈良少年刑務所關閉,將來要改成飯店營運的消息。同樣建造於明治時期的網走監獄跟奈良少年刑務所的建築形式十分類似。原來網走監獄並不是在現在的位置,而是後來移建的。昭和時期原來的刑務所面臨改建,當時在有心人士網走新聞社長佐藤久先生的奔走下,倡議保留刑務所的建築物,有了官方單位的支援,才把建築物遷移到此處,轉型成為博物館,其中有6棟建築物已經登錄為有形文化財。

在《日本名勝解剖圖鑑─以畫巡禮日式建築文化細緻之美》一書中,介紹了奈良少年刑務所,說明治時期為了近代化向歐美學習,歐美監獄的建造利用了修道院、宮殿或城堡,兼具美觀與實用。網走監獄跟奈良少年刑務所(舊奈良監獄)一樣,有紅磚造的顯眼正門,只是網走的正門更簡單樸素,但同樣是由受刑人製造的紅磚所砌造。

當時把監獄建在天寒地凍的北方,其理由不難想像,惡劣的環境應該能一定程度地限制犯罪者的行動。而當時服刑的犯人也被作為開拓北海道的人力來源,其中一項公共建設是從網走開闢到達旭川的道路,全長220公里,花了8個月的時間完工,而其間死傷者眾。開拓史也是血汗史。



在嚴寒的冬季,四周望去都是白雪,建築物散落在山坡上,山上的樹木只剩下水墨畫的黑色線條,沒有半片葉子。木造的房舍現在有電暖爐,拍掉身上的雪,參觀者可以舒舒服服的看主廳舍內展示區的介紹。



沿著雪鋪成的路,可以看到當時監獄職員的官舍長屋,木造的官舍一戶9坪大,佈置成一個小家庭生活的空間,讓參觀者想像當時的生活。



網走監獄有田地,讓受刑人種植小麥、白蘿蔔,自給自足。也自己釀造味噌、醬油、醃漬蘿蔔、打鐵製造耕耘工具,博物館區內可以看到當時的味噌醬油窖、漬物倉庫、展示耕耘工具的倉庫。



漬物的醃漬用的木桶高度跟寬度超乎想像,一個成人都可以在裡面翻滾了,聽說可以醃漬3000跟白蘿蔔。



受刑人在修築網走跟旭川間道路時使用過的臨時宿舍,被稱為移動的監獄。獄卒用敲打原木枕的方式叫犯人起床。像那樣的衣服、棉被真的能夠抵禦寒風嗎?當時腦海中不停發出這樣的疑問,卻無人能夠為我解答。



這座1,080公尺磚造的門牆是在1919年由囚犯砌成的。



園區內也重建了釧路地方法院網走分院法庭的建築,是日本第六古老的法庭建築。裡面展示了日本與法務、行務相關的徽章圖樣,可以參觀簡易庭、一般法庭的房間,現場佈置成開庭時的樣子。



導覽地圖上寫著,法庭裡天花板吊燈是以天秤的意象設計的,而天秤是法律界(公平)的象徵。



二見岡監獄分所有幾棟連立的兩層樓木造建築物,裡面有犯人的工作場,也有食堂。畫面中是模擬當時的犯人的工作情形。



這個小房間就是當時的「廁所」,犯人是沒有隱私權的。



園區內有幾個像這樣的「哨舍」跟高塔式的監視塔,也被登錄為文化財。

在廳舍的後方就是犯人的房舍,典型的放射狀建築像手掌張開的五根手指頭,掌心就是看守所。以看守所為中心,站在這裡就可以將五棟建築物盡收眼底。這樣便於監視、放射狀的建築形式,稱為全景監獄,也是從歐美學習而來。(參閱《日本名勝解剖圖鑑─以畫巡禮日式建築文化細緻之美》)



每一棟房舍的建築樣式都是一樣的,一個小門就是一間牢房,門外有木板,上面會寫著裡面關了幾個人,也會寫上犯人的編號。

過去曾經越獄過的奇人軼事,也被做成人偶擺上天花板。昭和年間以網走監獄為背景,拍了無數的電影。其中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昭和25年(1951)由三船敏郎主演的「愛と憎しみの彼方へ」(黑澤明似乎也參與了劇本的編輯)。



牢房也有不同大小,大一點的關比較多人,裡面會有放馬桶的小隔間,但是隔間的牆是透明的玻璃。



在嚴寒時,長廊上使用柴燒的暖爐。這幾棟囚舍裡面氣溫很低,可能空間太大,並沒有設暖氣。不過也正是這樣的低溫下,讓人不由得同情當時在此生活的人,無論是看守者或被看守者,當時是不是也這麼冷呢?



犯人洗澡要另外去到獨立的浴場,當時洗澡的時間每人限時15分鐘,連洗澡的順序也有規定。



浴場旁有幾棟獨立的單人牢房,因為違反規定被處罰的犯人,就會被關進沒有窗戶的小房間。



離出口不遠的地方是教誨堂,從門口看不出來,但裡面腹地廣大,有很多扇寬大的窗戶,內部非常明亮,教誨堂作為更生教育的場所,當時會請僧侶或牧師前來前來講道、教育犯人,目前作為展示活動的場地。



冬天的博物館園區幾乎沒有甚麼遊客,我只遇到幾對情侶、夫妻、一兩個小家庭,除此之外沒甚麼人,就連工作人員只看到廳舍裡賣咖啡跟紀念品的服務員兩名,還有門口賣門票的人。一整個上午都在期待中午要吃監獄特餐的,在園區內尋找監獄食堂,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很像是工作人員的人,一問之下才知道「很抱歉冬季期間停賣!」(沒有賣在我腦海中迴響數次~~~)

出了監獄的大門只好去旁邊的土產店買點東西,接著回到搭公車的地方等車。剛好有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也在等車,坐在長得像哨站的小小候車間裡,邀請我進去一起等車。老人家說,我怎麼自己一個人來,有伴比較好喔~沒錯,看到兩位這樣,我也認為的確如此。

這次參觀網走監獄,留下了沒吃到套餐的遺憾。整個園區覆蓋了厚重的白雪,讓我也想看看它在夏季時的姿態(那時應該有套餐了T_T)。以後還會不會有機會來呢?這一切都是謎......


博物館網走監獄:http://www.kangoku.jp/index.html
開放時間:全年無休,5月~9月8:30~18:00/10月~4月9:00~17:00
門票:成人1,080円(官網上可列印9折折價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海道 日本 網走
    全站熱搜

    phoebus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